前一阵,特约记者们的文章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主播说联播》,这是关于传统《新闻联播》的转型突破,笔者今天想聊一聊另一种转型突破。
暂且不谈脱口秀行业发展如何,但有一个关于说话发音的点,我觉得颇有意思。
在《简明广播电视词典》中,脱口秀被定义为“通过讨论对新闻或社会问题进行评论、表达观点的一种形式”。脱口秀作为一个与“好好说话”密不可分的谈话节目,以另一种更加轻松诙谐的方式,传达表演者的观点。
脱口秀也是一种独特的主持风格,自然就与播音主持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很多脱口秀演员,同时做着主持与脱口秀节目,而随着斜杠文化的推崇与发展,传统主持人也开始挖掘更多的可能性,尝试去不同的节目表达更多自己的观点,展示更加个性化的才能,转型突破自我。
“脱口秀大会”节目中,一位电台主播,同时也已经从事表演脱口秀两年半的时间,却因为普通话太过标准而被嘉宾评价:“少点人气”,因为在他身上,有着离不开的播音腔。
播音与主持艺术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专业,随着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播音员、主持人职业将成为未来就业领域的热点和亮点。播音专业目标是培养具备广播电视新闻传播、语言文学等能力,能担任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工作的复合型应用语言学高级专门人才。
于是,基本功就成了每一个播音人以身作则的职业素养。所谓播音腔,是经过长时间的练声以达到字正腔圆,发音有力的播音状态,整体感觉可以用四个字概括:掷地有声。
播音腔的由来其实跟播音主持发展与规范的过程不可分割,从我们对播音与主持艺术的界定来看,它首先是以培养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为目标的。气息、发声、声音位置、字头字尾的抑扬顿挫,表现的是对新闻播音的严谨态度,关乎的是一个国家级别的大气磅礴与民族精神。
播音人也要“说人话”
然而,学习发声、标准普通话归根到底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表达感情,因此,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是很重要的临场应变能力。无论是从文字稿出发,还是对应提字器播报,甚至临场发挥,最重要的是清楚将你要讲述的内容传达给观/听众。“说人话”顾名思义要避免像朗读念稿,而是将文字蕴含的意义于行云流水间像聊天对话一样,传达给对方。我看过最贴切的一个形容是:“播音表达是创作主体的‘我’与文字所体现的喜怒哀乐之间的较量。”
适当地利用情景模仿,转换声音表现力,既展示了才能,又表现了自己表演的多样性。这是我在《脱口秀大会》第三季,同样是学播音出身的选手豆豆身上看到的最大的亮点。
跨界主持已成为趋势,主持跨界屈指可数
跨界主持已成流行,主持跨界也将是一个必然。从各方面锻炼自己,其实是一个很好丰富自身阅历的过程。从去年的《奇葩说》第六季,到今年的《脱口秀大会》第三季,活跃着来自播音主持界的各位人才。不管是从业者,还是播音主持专业出身的专业类学生,不要让专业成为限制你的框架,要让专业成为你更出彩的力量。
当然,笔者对举例的三位选手没有任何褒贬偏好,伟大爷在被淘汰时也调侃说,普通话竟成了他最大的包袱。最重要的是,就算有包袱,有阻碍,他们正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愿意作为一个表达者,带给观众欢乐与思考。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一种形式转载
Comments